健康養身★這樣洗頭很傷髮! 女人洗頭別做6件傻事

 這樣洗頭很傷髮 女人洗頭別做6件傻事    

洗凈三千煩惱絲,洗去一頭塵土,不僅令人神清氣爽,對健康也大有裨益。但怎樣正確洗頭,其中有許多學問,健康洗頭,跟洗的時間、間隔以及方式等密切相關。而不良的洗頭習慣,則會讓秀髮越來越“傷”!

  6種錯誤的洗頭方式,你有沒有?

  1、頭髮剛浸濕就抹洗髮水

有很多人在頭髮弄濕之後就馬上用洗髮水了,殊不知,這樣做反而洗不乾淨頭髮。

正確做法是:弄洗髮水之前用溫水沖洗一分鐘以上,祛除一些污垢之後,再用洗髮水。

  2、洗頭時用指甲撓頭皮

指甲是身體藏匿細​​菌很多的地方,但是很多人都喜歡留著長指甲在洗頭的時候用,殊不知這樣做很容易抓破頭皮,導致感染。

在洗頭髮的時候最好是用中醫按摩的方法,慢慢的洗頭還可以保健康呢。

  3、護髮素塗在髮根

由於洗髮時頭髮毛囊打開,護髮素塗在髮根上,其中的化學物質容易滲入並堵塞毛囊,容易引起脫髮。

建議先理順頭髮,沿耳朵附近往髮尖方向塗抹發梢,一定不要讓護髮素碰到頭皮。

  4、護髮素不沖洗乾淨

護理烏發是現在很多人都很關注的,有些人錯誤地認為,將護髮素殘留一些在頭髮上或許可以保護頭髮。

其實,殘留的護髮素容易混合灰塵粘附頭皮,堵塞毛囊,引發炎症。所以頭上的洗護用品一定要清洗乾淨才行。

  5、濕著頭髮睡覺

洗完頭髮之後眼睛睜不開了是不是可以去睡覺了呢?其實這時候頭髮毛鱗片張開,此時頭髮很嬌弱,不耐摩擦。

如果在頭髮半濕半幹的狀態下睡覺,會導致角質層變薄,令頭髮變得乾燥。

  6、洗完頭馬上外出

頭髮也是要防曬的,有研究表明,頭髮受到的紫外線傷害比臉部的嚴重兩倍以上呢!紫外線會令毛鱗片變薄、剝落,洗完頭馬上外出,紫外線容易導致斷發、分叉。

若外出,最好撐傘或戴頂帽子防紫外線。

  這樣洗頭,才健康

  1、【洗髮方法要適當】

應先淋濕頭髮,再將洗髮香波倒入手心,並加清水稀釋,然後從枕部和顳部搓起泡往上洗,千萬不要將香波原液放到頭頂洗起,更不要幹洗,避免強刺激頭頂部(多脂且易脫區)的皮脂腺過多分泌。

不要用指甲抓洗頭髮,應用指腹或手掌輕輕揉洗。如果頭髮屬乾性,洗頭時用一次洗髮水便足夠了,假如頭髮屬油性,則要多用一次洗髮水。

  2、【洗髮頻率要適度】

在南方或夏季,或頭油多,又覺不舒服,可以每天洗一次;在北方,或冬季,每週洗2-3次就夠了。

  3、【洗髮時間要適宜】

洗髮水在頭上停留時間不要超過5分鐘,應儘快沖洗乾淨。早上或晚上洗髮均可,但應待頭髮幹後再睡覺。

  4、【洗髮水溫要適度】

  水溫在30-40℃即可,不要過熱。過燙會使頭髮變得鬆脆易斷過冷則去污去油膩效果差。

另外,水溫會特別影響到後續的造型效果,所以要注意自行設計洗髮水溫,最後一遍一定要稍微調低,這樣做會讓毛鱗片閉合得更好,頭髮摸起來會非常柔順。之後再做吹風造型之類,就更易出效果,頭髮也更有光澤。

  健康小提示:

1、該幾天洗一次頭髮:中醫建議最好每週洗三至四次頭。西醫建議隔天洗一次。

2、正確洗髮:洗髮就如護膚。將洗髮水置於掌心,搓揉起泡後才抹於發上。使用指腹來輕推按摩頭皮各處,來回兩三次,以溫和清水徐徐沖洗。

3、吹發:最適當距離為10~15公分

 

相關頭髮資訊可以看這邊~~~~~~~~~~~~~~~~~

嚇傻了!超市九成的洗髮乳用了會禿頭.....

吃什麼頭髮好 吃對食物為頭髮進補

掉頭髮為健康預警!預示著五種致命疾病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日前衛生福利部公布10大不分區癌症名單,排名第1為氣管、支氣管及肺癌,形成這些疾病的原因有很多種,其中要特別注意的就是「PM2.5空氣汙染」問題,PM2.5是種非常細小的懸浮微粒,只要呼吸就會接觸到的危險因子。   台灣的空氣汙染來源,除了境內產生的空汙(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社團法人彰化縣戀戀半線失智協會舉辦失智家庭照顧歷程分享座談會,全方位藝人汪建民受邀主講,與現場家屬們分享自身陪伴失智母親之心情及尋求協助資源的過程。汪建民呼籲並鼓勵家屬,千萬不要認為照顧是「家裡的事」而不願意說出來,一定要敞開心扉、善待自己,照顧路上才不會孤單。 母親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隨著時序入冬,季節交替、氣溫變化大,流感也正伺機而動。根據疾管署統計在台灣,每年約有4,500人死於流感,其中超過80%為65歲以上的老人。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症狀有頭痛、發燒、流鼻水、喉嚨痛、咳嗽、肌肉痠痛、疲倦等等,每年流感疫情多自11月下旬開始升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